国家名中医
孙树椿
孙树椿,主任医师,博士生导师,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,颈椎病研究室主任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毕业院校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。
教育经历
1958年-1964年 在北京中医学院(现北京中医药大学) 中医系学习。
工作经历
1964年-1985年 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先后任住院医师、主治医师、讲师;
1985年-1990年 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副主任医师
1990年至今 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主任医师、硕士生导师、博士生导师。
研究方向
擅长治疗各种骨伤科疑难疾病,尤其脊柱疾病为主。
学术兼职
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
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
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
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委员
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、骨伤科分主任委员
北京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会长
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科系列教材编委会主任委员
《中国骨伤》、《中国中医骨伤科》、《中医正骨》杂志副主任委员兼副主编
学术思想
一、辨病辨证,相互结合
孙树椿认为,有病就有证,辨证才能识病,两者是密不可分的。临床诊治时,既要辨病,又要辨证,只有病证合参,才能选用适当方药、恰当的手法。辨病与辨证结合也包括了两个方面:一是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,二是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。辨病辨证相互结合,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具体病位、病理和转归等,使治疗针对性更强。例如脊髓型颈椎病,一般都认为应手术治疗,但本病从中医角度认识有"痹证""痿证"之分,痹证型完全可以非手术治疗,并取得良好疗效。
二、筋伤手法,轻巧柔和
孙树椿在继承刘寿山老先生的经验同时,运用现代的解剖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,对手法进行了规范整理,逐渐形成具有孙氏特点的筋伤手法。孙树椿认为,手法的疗效靠的是手法本身,孙树椿指出"筋喜柔不喜刚",在手法运用上尤其强调轻巧柔和、外柔内刚,力量由轻渐重,治疗中使患者在并不感到痛苦的情况下即获得症状的缓解或痊愈。
三、内治外治,相辅相成
孙树椿强调治疗要兼顾局部与整体,审证求因。由于筋伤疾病多以局部损伤为主,因此治疗时,既要注意局部,又要兼顾全身,然后选取相应的穴位和恰当的手法,借以舒筋活络,解痉止痛,这样才能兼顾局部与整体。
筋伤疾病以局部损伤为主,手法治疗是孙树椿的精华所在。但是,孙树椿在手法治疗的同时,也很重视内治的调理,做到内治与外治相辅。在内治的同时,强调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的原则。
四、功能锻炼动静结合
孙树椿认为,在筋伤的治疗中,动静结合也同样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。孙树椿指出,伤后经络受阻,气血瘀滞,血肿形成,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。因此筋伤的愈合需要固定一段时间,以利于筋伤的修复,这即是"静"。同时,由于血肿形成,若瘀血不去,日久气血凝滞,血不荣筋,容易导致筋肉挛缩,疼痛,活动受限等并发症。因此,除一定时间的"静"外,也需要注重局部及全身的功能锻炼,使气血畅通,筋肉得养,这即是"动"。
科研成果
主持"意念导引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"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"颈椎退变对神经血管影响及手法治疗机制"和"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规范化研究"的研究。
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药物的课题"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"获1997年国家科委国家医药技术创新重大项目课题。
"颈眩宁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"获国家科委国家新药与产业开发项目课题, 同时也得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基金资助。
主持"实用筋伤手法整理研究"课题。
中药三类新药"颈痛颗粒"和"腰痹通胶囊"已获得新药生产证书。
获奖情况
主持"实用筋伤手法整理研究"课题获1992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二等奖,1993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;
2006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"十五 "期间"对中医药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"奖;
2006年12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"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";
2007年6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"中医骨伤名师"称号;
2007年10月获得了第四届中国药学发展(HOMA)学科成就奖。
《中医骨伤科学》获1989年西南五省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;
《中医筋伤学》获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教材三等奖;
《实用推拿手法彩色图谱》获1996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优秀图书一等奖;
《中医药治疗颈痛》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图书三等奖。
肖承悰
肖承悰,1940年11月生于北京。近代著名中医、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先生之嫡孙女、学术继承人,国家级名老中医。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、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、传承博士后导师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人物经历
博士生导师,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肖龙友先生嫡孙女,享受政府特殊津帖专家,中国中医药学会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等专家委员。长期从事妇科工作,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。治愈多种妇科疑难病,在妇科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。已培养的博士6名,硕士研究生13名,遍布海内外。多次出国讲学、诊病。主编《现代中医治疗学》等多部著作,该书获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,发表论文数十篇。
肖承悰的父亲肖璋.是一位北师大中文学系教授,是著名语言学家 。
所获荣誉
2022年2月,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拟表彰人选名单。
王承德先后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、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,师从著名中医药专家谢海洲先生。
王承德是著名风湿病专家、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院长。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、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、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、国家医保咨询专家、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等职。
王阶
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、全国名中医
王阶,男,汉族,1956年出生,中共党员,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,医学博士,博士生导师,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,全国名中医 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。
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、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病重点学科带头人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病病证结合重点实验室主任、第五届中央保健会诊专家、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、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,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和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
兼任第十二届、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擅长领域:
心血管及慢性疑难疾病的诊治,擅长治疗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、心肌炎、心肌病及急慢性心力衰竭等,在运用中医药治疗房颤、心肌病、心衰方面有独到经验。
研究方向:
(1)中医、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;
(2)冠心病病证结合证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;
(3)中医证候标准规范化及其分子机制研究;
(4)方剂组分配伍研究;
(5)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研究;
学术成就:
1. 中医、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
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,早年跟随湖北中医学院伤寒大家李培生教授学习经方,后师从陈可冀院士攻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,积累了深厚的中医、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疑难疾病经验,尤其擅用经方治疗房颤、心肌病、心衰等。临证时强调抓主证以执简驭繁,善用麝香芳香温通治疗主动脉夹层,瓜蒌薤白宣痹通阳治疗PCI术后胸痛,附子回阳救逆治疗重症心衰,苓桂剂温阳化饮治疗心肌病心脏扩大,桂枝加龙骨牡蛎汤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持续性房颤,炙甘草汤调补阴阳治疗心肌炎后遗症,补肾法治疗高血压等,提高了中医药临床疗效。
2. 冠心病病证结合证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
历时20余年,以“病证结合”为切入点,以“证候要素诊断”和“证候要素演变规律”为关键技术突破口,首次提出“冠心病证候要素”概念,创立了以证候要素为基础的冠心病病证结合辨证新体系,具有简明、实用、可推广特点,有别于既往的辨证体系;首次揭示了冠心病证候要素演变规律以及中医干预影响,形成了《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》;形成冠心病病证结合诊疗规范,发布《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》,提高了临床疗效,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,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。
3.中医证候标准规范化及其分子机制研究
证候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。然而,数千年来,证候诊断标准及规范化问题限制了中医临床诊疗及发展。从上世纪80年代起,师从陈可冀院士,从事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,首次采用计算机多因素分析研究血瘀证,提出了血瘀证诊断标准定量记分表及血瘀腹诊的客观诊断方法;首次构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,提升了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依据;首次构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,为客观评价中医临床疗效建立示范;并从基因组学、microRNA组学、甲基化,以及lncRNA-microRNA调控网络层面揭示冠心病血瘀证的分子机制,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分子靶标。
4. 方剂组分配伍研究
方剂组分配伍研究,突破传统方剂君臣佐使与七情配伍理论局限,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,在病证结合、方证相应、理法方药一致的基础上,通过有效成分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,去除方剂和饮片中无关物质,以组分为表达形式,针对有限适应症,通过多组分、多靶点、整合调节为基本作用方式的创新中药复方配伍的新模式。针对冠心病的核心病理生理学机制,研制而成针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组分配伍新药活血安心方、丹参通络胶囊,达到精准治疗和用药安全目的,为提升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开辟新途径。
5. 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研究
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功底,在文史、诗词、书法方面均有积淀。龟鹤遐龄,养生寿老,祛病延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懈追求。临证时,注重发扬中医治未病理念,积极倡导自然养身、恬淡养心,通过四季调神、起居、运动、气功、服食补益、药酒等传统保健方法,因人制宜,达到健康长寿目标。作为第四届、第五届中央保健会诊专家,曾多次为部级领导干部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等作中医养生报告,在中央保健会诊工作中成绩突出。